行业动态

RUHANG GROU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动态 > 行业动态 返回上层>>

LED发展及亮化趋势

发布时间:2013-08-23

                                                 中国LED照明的“发展史”
    近十年来,面对LED产业的巨大商机和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世界各个国家围绕LED的研制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赛,投入巨资相继推出半导体照明计划。美国从2000年起投资5亿美元实施“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欧盟于2000年7月宣布启动类似的“彩虹计划”。韩国“GaN半导体开发计划”从2000年至2008年,由政府投入4.72亿美元,企业投入7.36亿美元进行。我国科技部在“863”计划的支持下,2003年6月份首次提出发展半导体照明计划。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早在十年前,半导体照明已经成功吸引各国政府关注,并在暗中下劲比拼,而LED的出现,也被誉为“第三次照明史革命”。
   凌晨的黑夜 LED照明在我国的起步
   从2003年6月17日起,我国科技部牵头成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到2005年,在“十五”攻关计划中的紧急启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再到2006年,在“十一五”开局,国家把半导体照明工程作为重大工程进行推动。截止2006年为止,科技部成功批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以及深圳作为产业化基地,其中以深圳地区的发展较为迅猛。
   中国的LED产业2003年以来快速发展,覆盖包括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一头沉”的状态逐步发生改变,中国LED上游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芯片产业发展最引人注目。尽管如此,LED照明技术的核心专利基本都被外国几大公司控制,如日本的日亚、丰田合成、东芝、美国Philips Lumileds、Cree、德国的Osram等,这些公司利用各自核心专利,采取横向和纵向扩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置了严密的专利网,也造就了中国企业后续发展的专利危机。
   从白光LED的发展史来看,白光LED从1997年诞生以来,LED照明技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光效率不断改善,在2005年,业界几乎普遍预测市售白光LED要达到100lm/W的发光效率最早要等到2007年或者2008年,100lm/W的发光效率却比西铁城电子的开发蓝图要提早一年,这其中不止因为市场激烈的技术开放竞争,还有包括应对价格暴跌的因素。
   黑夜中的前进 LED照明在我国的探索 
    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纷纷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随后,我国也逐步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步伐。截止2011年11月为止,我国已建立了较完善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和节能产品推广政策体系,包括发布高耗能产品淘汰目录、实施能效标准标识、推行政府强制采购、开展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国淘汰白炽灯政府公告及路线图,并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设为过渡期。根据路线图,到2016年,将全面禁止各种瓦数的白炽灯市面销售。在2011年至2016年,淘汰白炽灯有5年的过渡时间,为生产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预留了较大的缓冲时间;并且行政命令将会导致厂商停止生产,经销商停止销售,其市场份额自然随之下降,这无疑给我国的LED推广及普及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照明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近期,城市夜景灯光管理及亚运照明成果汇报会在广州召开,举世瞩目的广州亚运会的照明设计单位、专家、企业人士400余人同聚羊城,探讨成绩并分享经验。上海世博、广州奥运让中国的照明作品一次次成为国际焦点。
    广州亚运照明汇报峰会不仅是广州亚运会照明的盛事,更是继上海世博照明后引领国内照明业发展的风向标,世博经验和亚运经验,是中国照明界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各界专家也对中国照明产业发展表示乐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光学研究室主任李铁楠等专家认为,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灯具、工程与设计三驾马车驱动的良好态势。
    照明灯具发展:LED大潮势不可当
    联合国全球绿色节能委员会2010年底统计显示:全球照明用电量高居全年总用电量20%,但是仅有10%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另外90%变成了热能浪费掉了。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中,各国首脑均就降低本国碳排放作出了庄重承诺。而削减照明领域的能源浪费,无疑是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
    以广州电视塔为例,其使用的6696套55瓦LED灯具,44套300瓦LED投光灯具,效果光彩夺目,但是每平方米立面功率只有5瓦,正常运行时一小时电费不足千元,比传统照明方案节能一半以上,仅占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顾问总工肖辉乾教授指出,作为传统灯具的替代产品,LED照明发展前景广阔。开发、生产、推广和使用高节能、长寿命、高光效、优显色优势的LED灯具,成为照明灯具厂商关注的重中之重。
    自2003年中国LED产值超过100亿元开始,近几年均以每年增加30%的速度增长。2010年,LED市场呈现出爆发势头,Cree技术突破,十城万盏,上海世博会10亿颗LED和广州亚运会光亮工程,以及三星、松下等大鳄纷纷进入LED照明产业,行业热点不断。而2011年,LED灯具还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主要驱动力有以下三点:
    首先,国内LED照明市场将出现进一步的强劲增长。市政建设、公共设施、园林景观、私家装饰、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都将越来越多地应用LED照明。尤其是LED从商用市场到通用市场的华丽转身,更是吊足了所有从业者的期待。
    其次,国家的政策法规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半导体照明位列其中。
    第三,LED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价格逐步降低,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2010年2月6日,美国LED芯片制造商Cree公司在宣布其白光大功率LED芯片光效突破208lm/W。可以预见,2011年市场上将推出更高效、更廉价的发光芯片,逐渐改善LED照明相比传统照明的价格劣势。
    当然,于此同时专家也提到,我国LED照明产业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人才匮乏等安防展瓶颈,快速扩大的LED产能同时也在累积着行业过热的风险。
                                            亮化工程趋势:从重点突破到遍地开花
    2002年之前的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建筑为什么需要专业照明设计师,亮化工程也没有像今天一样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独立出来。
    回顾中国照明设计发展历程,智美照明首席照明设计师任见介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灯光艺术大放光芒之后,中国城市夜景亮化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催熟了照明这个新生行当。
    近几年,中央出台数万亿元投资计划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等消费需求,催生了对城市亮化工程的大量需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之后,大放异彩的照明工程强化了政府对亮化工程的重视,各城市纷纷加大夜景建设力度。
    从目前各地竣工、在建和规划的城市照明工程中看到,国内大型的亮化工程已经形成了’中心辐射,星火燎原’的发展态势,以北京、上海、广州为轴心,辐射到东、中、西部,各大省市。
    北京、上海、广州是这一轮亮化工程火热的策源地。北京奥运会中,鸟巢及水立方首先吊足了胃口,在奥运后还成为北京的重要夜景景点;而上海世博照明也在这座国际都市的夜景中展现出东情西韵交融的一面;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开幕、落幕,则将珠江两岸的旖旎夜色画卷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鸟巢、中国馆、’小蛮腰’的感召下,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亮化工程的投入。在东部地区,上海苏州河沿岸、浙江定海海滨公园、汕头城市照明等一批全国性重点照明工程相继完工,各地政府投入上亿资金打造城市夜景。
    在中西部地区,哈尔滨’大冬会’、郑州郑开大道也是亮化工程的重点,而重庆市投入3000万将江北商圈打造成城市夜景招牌、陕西3800万照亮西临高速、桂林也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投入1600万元改善城市照明系统也是亮化工程中的大手笔。
    以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推进,将大城市的美化效果传递到小城市,从重点突破到遍地开花,中国版图上的亮化工程将逐渐形成星星之火,点亮神州大地的趋势。
    照明设计潮流:在独立化与一体化之间动态演进
    照明设计最初是附属于建筑与景观装饰的一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开始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行业,并在设计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而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没有独立的照明设计公司、也缺乏照明设计师。直到05年左右国内照明项目起步,照明设计才独立发展起来。从附属装饰项目到独立门类,再到与建筑、景观、装潢并驾齐驱,照明设计历经了从元素化到独立化,继而一体化的演变。
    结语:2013年将成为中国照明行业发展的腾飞之年
    中国照明产业正在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从政府、企业到私人业主,市场已经开始逐渐重视照明,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案都是由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和照明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完成;良好的照明工程往往有设计公司、工程公司和专业灯具公司合作完成,照明水平正在日新月异地不断提升。
    由此可见,2013年中国照明行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无论是强势抢占市场份额的LED照明产业、还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亮化工程,抑或冲锋新颖、高端设计之路的本土照明设计团队,都将在新的一年,直面更艰巨的挑战,迎来更大的机遇,并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姿态,驰骋中国照明市场,上演精彩纷呈的大戏!

 


全国服务热线:0371-60919521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中州大道苏荷大厦30层西南

官网:http://www.yinfengdianzi.com

邮箱:zzyinfeng@163.com

备案号:豫ICP备15012971号-1

扫一扫扫一扫

地图